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宜宾江安人社:孵化“创业苗”长成“就业林” 让家门口的好日子落地生根

2025-11-13  11:19:29         稿件来源: 今日西南

“要是没进孵化中心,没享受到人社部门的政策帮扶,我们这小团队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更别说拿到国家级‘三三制社会企业’认证。”近日,站在橙乡家政明思学校的培训教室里,负责人胡守艳看着墙上满是学员笑脸的照片,语气里满是感慨。教室里,几名学员正围着老师练习婴儿抚触手法,指尖的温柔里藏着对“靠技能过日子”的期待——这是江安县人社部门以创业孵化赋能,让“创业梦”结出“就业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江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锚定“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目标,以江安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为核心抓手,把“扶上马、送一程、护一路”的服务做到创业者心坎上,让一棵棵“创业幼苗”茁壮成长为遮风挡雨的“就业大树”。

专业孵化“搭好台”:从“缺啥愁啥”到“要啥有啥”

“刚入驻时,我们连像样的办公桌椅都没有,更别说找客户、学管理了。”回忆起2019年刚搬进孵化中心的场景,胡守艳至今印象深刻。而如今,走进江安创新创业孵化中心,3500平方米的空间里,运营中心的工作人员忙着对接政策,培训中心的讲师正在授课,直播中心的创业者对着镜头推销江安特产,六大功能区域各司其职、热气腾腾——这方由江安县政府、宜宾市人社局指导,江安县人社局重点支持的孵化空间,早已成为创业者的“暖心港湾”。

为了让创业者“轻装上阵”,中心不仅提供3年免租金的场地,更组建了一支“硬核”运营团队:12名成员全是大专及以上学历,90%持有孵化器专业培训证书,从政策解读到市场分析,从技术指导到资源对接,全程“一对一”跟进。“我们就像创业者的‘管家’,他们缺啥,我们就帮啥。”中心运营负责人笑着说。

不仅如此,中心还搭建了人才服务、科技金融、技术支撑等六大服务平台,甚至为企业免费办理专利申请、进行技术成果转化。截至目前,中心累计入孵创业实体149个,孵化成功率高达93%,扶持283人圆了创业梦,更带动7203人实现就业,其中1546名大学生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782名退役军人脱下军装再上“创业战场”,1676名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顾家。凭借这份亮眼成绩单,中心先后捧回“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四川省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等30余项荣誉,成为江安创业孵化的“金字招牌”。

图片2

典型培育“结硕果”:从“一人创业”到“一片就业”

在江安,胡守艳和她的“橙乡月嫂”品牌,早已成为“创业带就业”的代名词。“刚开始做月嫂培训时,很多人不理解:伺候人的活儿,能挣多少钱?”胡守艳笑着说,是人社部门的创业担保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是孵化中心的导师帮她梳理出“教培+就业+公益”的思路,让她坚定了把“小月嫂”做成“大产业”的决心。

如今,这一理念正持续拓展。11月11日,由江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安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主办,宜宾明思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江安县“养老护理员”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第二期)正式开班。此次培训将开展为期10天的系统化、专业化教学,旨在培养养老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养老服务业注入新的活力。宜宾市江安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伍杰出席开班仪式。

据悉,仅2024年,胡守艳的团队为453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其中371人顺利通过考核,211人靠着学到的技能找到稳定工作。“有个33岁的学员小卢,以前在工地打零工,风吹日晒一个月才挣3000多元,现在在宜宾当月嫂,一个月能拿10000多元。”说起学员的变化,胡守艳满是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来,胡守艳联合“橙乡月嫂”劳务品牌,累计培养专业人才超3100人,通过“订单式”培养——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什么课程,学员毕业直接上岗。截至目前,已向省内外家政机构输送2201名从业人员,就业率始终稳定在71%以上。不仅如此,胡守艳还响应人社部门“技能进社区”号召,联合妇联开展120场公益培训,3400多名居民免费学到了月嫂、养老护理、急救等技能,形成了“培训一人、带动一户、辐射一片”的良性循环。

如今,胡守艳的团队已培育出42名女性创业带头人,其中28人开起了社区家政服务点,14人创办了康复调养工作室,这些“小老板”又带动周边2200个家庭年均增收4.8万元,从业人员人均月收入比传统务工翻了两倍。“以前是我一个人想干事,现在是一群人一起干事,一起把日子过红火,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胡守艳说。

图片3

协同发力“护长远”:从“一孵了之”到“全程相伴”

“创业孵化不是‘孵出壳就不管了’,而是要让项目能扎根、能长大、能持续带动就业。”江安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当地孵化工作的核心逻辑。为了让创业项目“活下来、长得好”,江安县人社局与孵化中心构建了“孵化+成长+壮大”的全周期服务机制:孵化期内,提供政策、场地、技术“打包服务”;孵化期满,优先推荐入驻产业园区,给予税收减免、信贷支持;对有潜力的项目,还帮着对接资本市场,助力扩大规模。

如今,江安的创业孵化版图还在不断扩大,县级创业孵化中心2个、乡镇孵化基地8个,累计孵化项目136个,在孵及毕业企业拿下62个商标、10项著作权、20项发明专利,5家企业获评科技型中小企业。下一步,江安县人社局将聚焦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领域,把孵化服务做得更细、更实,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让“好日子”真正落地生根。

走进江安的乡村与社区,随处可见创业带动就业的鲜活场景:柑橘种植基地里,返乡创业者带着村民采摘果实;竹簧非遗工作室中,传承人教年轻人雕刻技艺;家政服务点内,创业带头人忙着对接客户……这些由“创业梦”点燃的“就业火”,正照亮江安人增收致富的路,也让县域经济发展的“底气”更足、“成色”更亮。

(江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