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美丽宜居环境。”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话掷地有声。
在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二郎山下,有一座人口15万余人的山区小县——雅安市天全县。近年来,借助“4.20”灾后重建契机,天全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当地县委、县政府以科学、高标准的规划和设计理念,引水入城,打造了一个“一体两翼两湖三山四溪”的“水在城中、城在林中、山水相映”的美丽画卷。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的天全,不仅正努力让当地人民群众享有美丽的宜居环境,更在此基础上,积极利用当地优异的生态禀赋和独特的中医药资源,打造一个辐射成渝、链接康藏的“水韵天全、颐养胜地”。
显“水韵”塑“颐养”
锻造县域经济核心引力
3月,阳光明媚的天全慈朗湖畔,踏青的人们三五成群,野鸭子在湖面上来回游动、嬉戏。
“自从这里的湿地公园建好以后,就成了我们天全人最好的休闲地了。”今天恰逢周末,陈女士陪着家人一起在慈朗湖湿地公园春游踏青。
陈女士告诉记者,天全的两个湖——慈朗湖和龙湾湖建成后,人们平日里散步、休闲也有了去处,感觉整个县城一下子有了灵魂。
听到了群众的赞誉声,天全县住建局副局长高成旭由衷地说道:“一个总规划面积才4.5平方公里的山区小县城,在黄金地段打造一个占地280亩的湿地公园,当初还有人觉得‘浪费’,现在来看确实是值了!”
“通过引水入城,以两湖四溪为核心的城市水系,让整个县城一下子就‘活’了。”高成旭说,以“水韵”为灵魂的天全,是建设宜居、颐养之城的核心和基础。
从县委、县政府对天全县城“一体两翼两湖三山四溪”的整体规划来看,目前“两湖”与“四溪”的打造已经完成了近80%,整体效果已经出来了。
据悉,天全县正通过2.5亿元的储备林项目,对“三山”进行生态修复,为公园城市增绿添美;通过龙湾湖大桥等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等建设,完善新城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依托着慈朗湖和龙湾湖,天全将打造城市的“两翼”,即以中医康养和禅修静养为特色的旅游新城——慈朗新城,和以健康安居和康藏安居为特色的旅游新城——沙坝新城。这两座旅游新城承载了天全建设“成渝后花园,康藏桥头堡”的希望,成为天全这个公园城市能够展翅高飞的两翼。
3月1日,天全县正式引入四川能投集团旗下四川恒升天洁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雅安市第一个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一体化”的区县。此举从城市环卫清洁做起,着力提升天全县城品质,使天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环境更舒适,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并有力推进生态颐养胜地建设。
取舍之间,方见天地。正是在打造美丽宜居城市上舍得“下重手”,才有了城市环境脱胎换骨的变化。天全这座未来的公园城市,也有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力。
重生态 强绿色
形成天全特色发展新格局
2019年初,天全县传来了两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2018年,天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3.5亿元,在雅安全市排名第一,完成目标任务的118.9%。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11个。水韵天城、川藏物流园等大项目契合了天全在生态颐养胜地、服务藏区发展方面的城市定位。
2018年,天全县全年接待游客近280万人次,增长35.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1亿元,增长47.6%。游客和旅游收入的暴增,反映了以喇叭河、水韵天全和茶马古道为核心的天全生态文化康养游,正日益得到游客的青睐。
一方面,这两组数据显示出,在已经到来的“高速时代”,天全的吸引力不仅没有降低,而是大大增强了。这渐渐消除了当初不少人对“雅康高速通车后天全会不会被边缘化”的疑虑。
另一方面,这两项靓丽成绩的取得说明,天全县委、县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初见成效。
“在发展功能定位的夹缝中求突围”,“在优势资源转化的过程中找新路径”,正如天全县委书记余力在2012年(时任天全县县长)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雅康高速对天全而言是把“双刃剑”,但压力也是动力,风险也是机遇。天全唯有积极应对、团结一心、逆流而上、加快发展。
近年来,天全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生态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优势,特别是县委十四次党代会以来,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的思路,深入落实生态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提升、城乡建设提升等重点工作,厚植绿色本底和绿色产业基础,县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雅安市乃至环成都经济圈的特点和亮点愈发明显,后发优势也逐渐显现。
2019年1月8日,雅安市委书记兰开驰在慈朗驿“禅文化”主题酒店正式对外营业时对“水韵天全、颐养胜地”的打造予以肯定,并指出,随着雅康高速全线通车,天全要主动承接甘孜州旅游辐射带动效应,在城市规划管理、景区上档升级、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本土文化挖掘等方面下大力气,着力打造具有天全特色的旅游新格局。
“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少则三年,多则五年,天全将成为川西旅游环线、特别是生态康养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一位企业界人士在解释为何选择在天全投资发展康养产业时如是说道。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