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益州大道南二段最后冲刺 即将全面建成

2019-7-9  13:37:25         稿件来源: 天府之声

益州大道南二段最后冲刺 即将全面建成

成都东、西部的区(市)县和中心城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将实现快速连接

近日,天府之声记者从成都天府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获悉,益州大道南二段项目已经基本建成,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8月完成交付。该路段建成后,将实现成都东、西部区(市)县和中心城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的快速连接。

科学规划

全线长5.1公里

选线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按照规划,益州大道南二段项目道路全长约5.1公里,按城市主干路设计,设计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道路、桥(涵)、综合管廊、雨污水等地下管线及照明、交通设施、绿化景观等附属配套工程。

新区规划建设国土局相关人员介绍,在道路规划阶段,经过多次讨论,决定选线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随坡就势、合理优化。整个项目地处从平原到浅丘过度的地带,还有少量的鱼塘、农田等区域,设计上需要针对性地进行特殊路基处理。

通过打钢管桩、搅拌桩、碎石桩等方式,来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同时,选线还结合新区总体规划,连通云龙湾大桥、广州桥、福州桥、国道213下穿隧道等重要节点。

据介绍,整个工程面临工期紧张、施工线路长、重大危险源多且分散等不利情况。记者探访工地当天,工地上有近300人在忙碌,而顶峰时期,工地上有2000人左右同时运转。

“大年初十,我们的工地就复工了,尽管有些工人是外地的,也都全线到位。”工地一施工负责人说。作为通行主干道,建设过程中如何保障交通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难题。“我们遵循远端导流,近端导行的原则来组织交通保障。”远端导流就是从籍田、煎茶等地把大型车辆导流到其他主干道上去,减少主干道的压力;近端导行,就是采用限速、交通引导、标识标牌引导,让区域内车辆通行不受影响。

在工地现场,天府之声记者看到,降尘车辆不断对施工区域进行喷洒。项目全路段使用的围挡长近6公里。项目管理方要求施工单位加大投入,配备洒水车、降尘车、降尘网等设备,围挡上每8米就有一个喷淋设施。同时,从业主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实行“包干制”,成立班组,包干到底,谁出问题谁负责到底,从制度上保障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严把质量关

跑了近50家苗圃

只为挑选到合适的树苗

一边是时间紧迫,一边是严格的质量标准。如何严把质量关呢?项目主管蒋雪峰对天府之声记者举了个例子,按照规划,益州大道的行道树将以银杏为主,建成一条真正的银杏大道。银杏的胸径、高度、冠幅、开丫点具有严格的标准。“拿胸径来说,需要全部都是30厘米的银杏树”。为了找到这种银杏树,他们跑遍了郫都、温江、崇州、都江堰、邛崃等成都周边的园圃。“起码找了近50个苗圃,才把符合标准的树苗确定下来。”蒋雪峰说,“我们的绿化带还有樱花、蓝花楹、香樟、桂花等20多种植物,以后,从主城区到天府新区一路都是风景,一年四季都是风景。”

记者还了解到,项目所涉及的下穿隧道内的所选用的材料为降噪吸音的新材料。“我们希望把体验感做到极致,用了吸音板后,市民开车进入隧道会很舒适。”

管理创新

新区首个安装

“智慧工地监控系统”的工地

路线长、工人多,如何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进程进行实时监控?项目建设方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益州大道南二段项目负责人韦晓强介绍,2016年项目开工时,工地就率先引入了“智慧工地监控系统”。“工程实施的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在指挥室就一目了然,比如边坡有没有开裂,我们马上就能一键查看。”他说。该系统还能载入手持终端,只要安装了这个APP,就能有效做到施工过程随时管控,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这也曾吸引业主和新区数十家建设单位到现场进行观摩。项目荣获了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四川省“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工程项目部还创新性采用了“铝合金模板施工体系”,铝合金模板不仅质量比胶合板模板更耐用,还能更省工期、更节约成本,也更加环保。

据了解,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始终把安全施工放在首位,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方面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知识能力水平,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每个人,细化到每个工作细节中去,确保整个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年来,项目部已开展安全专业知识规范标准、重大危险源风险与辨识、文明施工标准化、临时用电、消防安全知识等专业培训累计约200次。施工单位因此荣获新区“文明施工达标单位”称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