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侯区综合执法局以积极的姿态治理扬尘,强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数读武侯
2019年1月-10月,武侯区优良天数234天,较去年同期增加7天;PM10浓度6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 %;PM2.5浓度39.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7 %。
秋冬季节,空气干燥,又到了扬尘污染防治管控的关键时期。武侯区综合执法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落实秋冬季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和主体责任,并根据秋冬季扬尘治理工作特点,重拳出击,铁腕治尘!
从源头到末端,全方位防控尘源
打好扬尘攻坚战
尘源防控是关键!
如何高效治理尘源污染?有效提升空气质量,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武侯区采取“从源头到末端”模式,给扬尘筑起全时段防控的高墙。
1、源头防控–直击工地扬尘
武侯区通过检查、抽查、联合执法手段,持续加强对工地扬尘的巡查和整治工作:督促各类工地扬尘、治尘措施的落实,检查工地裸土覆盖情况,监督运渣车辆冲洗;加大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查处力度;加强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培训教育,重点对施工现场10类扬尘污染整治工作进行详细讲解……全方位管控好工地扬尘,从源头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2、中端管理–规范运渣车运输
运渣车“抛、冒、滴、洒”,是造成扬尘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武侯区在夜间设置道路扬尘检查卡点,对过往运渣车进行检查,确保杜绝渣土超载冒载,引发撒漏和道路扬尘。
加强对各建筑垃圾运输公司的管理工作,联合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运渣车运输线路审批严格审查,严查渣土转运是否按照规定时间、路线、倾倒地点规范运输,加大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渣土转运沿途产生扬尘污染现象。
3、末端清洗–科技治尘显身手
为有效抑制道路扬尘污染,保证空气质量,武侯区进一步加大道路扬尘除尘降尘治理力度,确保从路面源头减少空气中的扬尘污染。
加强道路机械化清扫和冲洗降尘,在常规作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洒水车、雾炮车等设备加密作业频次,有效吸附路面灰尘。
根据区内环境污染物的特点,区扬尘办运用市场化模式引入专业的扬尘治理企业,在重点时段对主要进出城道路、重污染道路等重点区域采用粉尘抑制剂进行扬尘治理作业。
部门协同,聚力攻坚克难题
扬尘治理,既要做好全域覆盖,又要强化重点区域专项管控。
在秋冬扬尘专项治理工作中,武侯区针对前期永康路扬尘管控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由区扬尘办牵头,会同区住建交局、金花桥街办、机投桥街办对永康路沿线施工单位、物流公司等召开永康路扬尘综合整治约谈会,结合发现的问题对各单位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重点区域扬尘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交流共提升
扬尘治理工作是一场持久战,武侯区秉承着“走出去、引进来、补差距”的理念,积极加强与其他工作先进地方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学以致用,全方位提升扬尘治理水平。
同时积极搭建全区垃圾运输企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交流平台,分享日常车辆管理、安全生产监管、扬尘污染防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工作措施和经验,让企业积极参与到扬尘治理的工作中来。
在武侯,一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秋冬季治尘攻坚战已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