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绵竹市“民政温度”释放巨大暖人热量

2020-1-8  11:19:44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钟正有)绵竹市民政局在2019年期间,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着力在兜底线、优供给、增活力、强支撑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民政工作水平,交出了一份暖心的“成绩单”。

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牢

城乡低保标准再提高。去年,绵竹市城市低保标准由520元/人·月提高到56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由350元/人·月提高到380元/人·月。全年共为21345名城乡低保对象累计发放低保金4848.75万元。

抓好低保动态管理。因死亡、收入超标等原因被取消低保资格2227户3549人,新增低保对象203户1244人。抓好低保兜底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将3124户5886人精准扶贫对象纳入低保救助。

切实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按照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400元/人·月和集中供养500元/人·月的标准,为3704人特困人员发放农村特困救助供养金1459.1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58.67万元。临时生活救助2347人,发放救助金120万元。2019年4—10月累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484.47万元。

具有绵竹特色的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基本建成。2019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96人次,其中护送返乡271人,就地安置3人;开展经常性街头救助活动共计150余次,救助132人,基本实现街面无流浪乞讨人员。

弱势群体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做到“老有所养”。为全市10000名高龄、残疾、独居困难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5个敬老院372张床位进行提升改造;绵竹仁爱医院康养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等,完成投资6080万元;顺利完成汉旺镇白果村等3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举办了“2019年绵竹市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班”,逐步为全市57164名60周岁以上特困人员和重点优抚对象及7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推动儿童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做到“幼有所育”。该市认真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2019年该市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提高至集中供养每人每月14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月900元,全年共为22名孤儿发放补助资金25.87万余元。

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做到“弱有所扶”。2019年,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至90元/人·月,2019年共为4404名困难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80余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7190人、528余万元。

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围绕“助老、助困、助学、助孤、助医”,2019年实施重大疾病贫困家庭救助 52人共17.95万元;金秋助学活动为28名贫困家庭新生发放助学金9.2万元,市慈善会还荣获德阳市尊师重教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创公益·至善绵竹”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正式启动,投入15万元扶持青少年服务和社区服务等项目。组织全市社会组织240余人开展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培训会,助推了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社工服务机构2家,持证社工41人,为居民提供帮扶帮教、家庭调解、心理疏导等多项服务,提升了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