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涉及的问题较多、内容也十分广泛。而在这其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家建筑企业,把项目质量控制好,让业主单位满意、政府部门放心,是十分重要、也是我们必须做到的。除此之外,根据入职以来一些浅显的认知,我发觉质量标准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时常与环境保护问题产生诸多关联,与环保息息相关。由此,要管控质量、保护环境,需要关联思考、多管齐下,力保质量环境“两开花”。
- 改进现有标准化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高度标准化的检测制度可以大大节省检测时间,保证整个流程从采购开始高效运行,即从优秀材料的选购开始严格把关。
材料是建造的基础,一旦基础得不到保证,建造工艺再优秀,也将难以挽回质量堪忧的局面,因此对采购的材料质量进行标准化验收是保证项目质量的关键一环。
此外,质量问题的出现将给环保带来众多压力,因此材料验收制度也要更多地收录有关环保方面的标准。一条污水管的破裂可能导致一大片土壤资源受到污染,这些污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自然要通过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消除;一种板材原料的不合格,在对空气质量产生破坏的同时,更是直接影响到这座建筑中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检测标准要更加注重有关环保的标准。
- 确保标准化制度有专人执行。执行力度不到位,再好的制度也会失去作用成为摆设。这就要求项目要配备合适的人员来执行这套标准化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人是从事任何活动的前提条件,合格的质检人员能将质检政策执行、贯彻、落实好,这样一来,不仅验收质量有保证,工作效率上也有保证。
除此之外,质检流程不可能杜绝所有风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每一位管理人员都有义务时刻注意材料的质量问题。各岗位精诚合作,有助于更好地把控质量问题,让工程质量有保障,也让环境保护工作更加有序地推进。
- 各施工环节密切注意质量环境问题。施工中若能做好每一处的布置、提前算好每一部分的用量,就能在把控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助力环境保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精细把控工程质量,注意到每一座楼、每一面墙、每一根柱、每一块砖的布置,并针对各个细节及时开展检查和管控。
想要做到细致检查每一块砖的质量情况,就要将质量意识传达给与一砖一瓦接触最多的人——建筑施工人员。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项目质量,还可以减少浪费问题的产生,达成“双赢”的局面。因此,向工人传达质量意识,是提升工程质量、助力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质量,不仅是企业的品牌和形象,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建筑过程中的环保工作更是一个企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展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应该以更高的质量标准与环保标准来管理工程项目,实现质量环保两开花,助力公司新发展!(侯天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