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多层住宅公摊率低于15% 《达州市好房子技术指南(试行)》发布

2025-11-20  11:13:06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网

近日,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印发《达州市好房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达州全市房地产转型发展立下明确“标尺”,旨在让市民住上“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高品质住宅。

户型空间:舒适通透,解决“买大住小”痛点

《指南》明确“好房子”需遵循“不霉不堵不漏不吵不裂不臭、防电防火防灾防盗防撞防摔、省心省地省钱、体现健康适用关怀”原则,满足“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标准。从面积、公摊、户型等关键维度给出硬指标:每套住宅套型边界面积不小于100㎡,层高不低于3.0m,配备新风或地暖可适当提高;多层住宅公摊率不宜大于15%,高层不宜大于20%。

户型设计强调南北通透、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卧室无视线干扰,餐厅与厨房流线紧密,主要交通流线通畅。过道宽度也有严格要求,保障日常通行便捷。毗邻小区主要噪声源的住宅建筑,其卧室、起居室等噪声敏感房间不宜布置在临噪声源一侧。

环境配套:300米见绿,停车养老设施齐全

小区应衔接社区绿道与周边公园绿地、公共活动场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景观按公园式布景、园林式设计,人均集中绿地不宜低于0.6㎡/人,集中绿地面积不小于400㎡、宽度不小于8m。

交通方面,主出入口设置双向智能闸机,实行人车分流,出入口可设置风雨连廊。停车配套充足,100-150平方米户型每户配1个机动车位,200平方米以上户型每户配1.5个车位,车位宽≥2.5米、长≥5.3米,机动车位100%预留充电设施,不少于10%的开放公共停车位和专用充电桩停车位。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设置完善的电气保护装置及监控装置。

小区配套设施标准化,每100户配30平方米养老服务设施,全民健身场地可设置于架空底层内。首层架空层还可分区域设置满足不同群体使用的公共空间。小区公共区域设置连续无障碍扶手,无障碍设施覆盖门口平坡、电梯低位按钮、地下无障碍车位等。12层以上、高度超过33米的住宅,除普通客梯外还需配备1台消防电梯,客梯轿厢净高不低于2.5米、载重量不低于1000公斤,住宅套型为2层及以上的复式(或跃层)建筑,鼓励每套设置1台无障碍电梯。

居住健康:严控噪音污染,呼吸洁净空气

《指南》对“好房子”室内外环境严格把关,室内噪音控制明确:起居室昼间不大于40分贝,卧室夜间不大于30分贝,通过节能门窗、吸音材料提升隔声效果。小区夜景照明采用间接式投光照明、局部轮廓照明等方式,避免光污染。空气质量方面,室内PM2.5年均不高于25μg/m3,PM10年均不高于50μg/m3,鼓励设置空气质量监控与显示系统,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应满足国家标准限值。卫生间淋浴区墙面防水层高度等有明确要求,地漏采用深水封或防臭地漏芯,地下室做好抗浮设计,屋面防水达一级,杜绝“漏水返味”烦恼。

绿色智能:低碳节能,科技赋能便捷生活

《指南》还提到“好房子”住宅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不低于70年,鼓励提升至100年,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外围剪力墙、现浇楼板、屋面板厚度均有明确标准。消防安全上,住区建筑高度应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新建住宅高度不应大于80m。新建住宅耐火等级高层不低于一级,多层不低于二级,外墙保温材料性能高层用A级、多层不低于B1级;高层住宅套内宜配置轻便消防水龙和具有报警功能的火灾探测器,地下车库装一氧化碳监测装置,消防设施可接入智慧消防联网报警系统。

新建住宅设计应符合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及以上标准,绿色建材使用量不少于40%,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不宜低于1级,主要电气设备的能效等级宜达到1级。碳排放强度在2016年节能计算标准基础上平均降低40%,鼓励小区安装太阳能、发电玻璃。智能化方面,室内外公共区域实现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公共区域监控无死角,配备高空抛物视频监控及追踪系统、电梯电动车禁入装置。小区主出入口实现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无感通行。家里支持机器人管家,卧室和卫生间设紧急求助装置;智慧物业平台可在线缴费、报修,实时推送空气质量、灾害预警。

《指南》的发布实施,标志着达州市住宅建设迈入标准化、高品质发展新阶段。未来,达州将以《指南》为抓手,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把“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居住承诺落到实处,让市民买房更放心、住家更舒心,助力城市人居品质迈上新台阶。

(四川经济网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