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阿坝典范 开局突破丨红原县: 光伏发电保“世运” 暖城富牧惠民生

2025-8-29  9:55:43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网

四川经济网阿坝讯(记者 李洋 严易程)8月26日,“阿坝典范  开局突破”2025四季主题采访团走进阿坝州红原县,实地探访雅克光伏电站。

作为阿坝州清洁能源开发的核心区域,红原县以清洁能源产业为抓手,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既破解传统牧业县的发展瓶颈,又着力提升民生福祉,成为绿色发展的典型样本。

大山披上“光伏铠甲”(李洋 摄)

山坡上的大型“充电宝”为世运会稳定供电

站在雅克光伏电站的观景台上,只见四周群山环绕,漫山遍野整齐划一地布满了光伏电板。远看,大山像穿上了一层银色铠甲,在那里,阳光正被源源不断地转变成电能。

走进电站的核心区域,一排排看起来像集装箱的设备出现在记者眼前。

“这是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相当于大型‘充电宝’。”四川阿坝华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金勇介绍,雅克光伏发电站作为四川首个构网型储能光伏电站,总装机250兆瓦,建设76个光伏阵列区,安装45万块光伏板。配套建设的50兆瓦/100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2小时内可充电或放电10万千瓦时。凭借这套储能系统,在电网遭遇极端情况时,可以立即构建一张新的微型电网,即时接入主网供电。

雅克光伏电站(李洋 摄)

“雅克光伏发电站是成都世运会比赛期间的保供电源之一。”李金勇介绍,电网异常时,该电站可以以毫秒级速度切换供电,确保赛事不受影响。其年平均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可满足21万户家庭的全年用电需求。

“板上发电、板下放牧” 生态、经济、民生协同发展

在光伏发电板下,记者看到许多牦牛正在吃着青草。为了平衡发电与草原生态保护,在建设雅克光伏电站的过程中,四川阿坝华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创新推出“板上发电、板下放牧”的“牧光互补”模式。

谈及“牧光互补”模式的推广过程,李金勇说,最初,不少牧民因担心影响放牧,产生抵触情绪。企业为此专门优化方案,将光伏支架高度提升至2米,保障放牧活动正常开展;同时在板下种植牧草,既助力高原生态修复、防风固沙,提升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能力,也降低了风沙对光伏设备的损耗。

牦牛在光伏板下吃草(李洋 摄)

“由于光伏板遮挡阳光,减少了蒸发量,光伏板下的青草反而长得更好更绿。”红原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杨杨告诉记者,光伏电站建成后,对于牧民放牧已基本没有影响。

杨杨说,现在牧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可获租金,项目施工高峰期曾带动当地250余名牧民就业,增收约120万元。“以前牧民只会放牧,现在跟着学光伏安装,下次有项目就能凭技能挣钱。”红原的光伏项目建设,正在实现生态、经济、民生协同发展。

供暖40万平方米  为改善民生注入暖流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红原“冬季极端低温近-20℃,供暖要从每年10月持续到次年5月”的民生需求,四川阿坝华电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依托光伏电力,分两期建成清洁供暖项目,替代传统燃煤锅炉。

“以前燃煤供暖污染大、热效率低,草原上建锅炉也煞风景。”李金勇表示,目前供暖项目已运行2年,覆盖县城约40万平方米区域,城北二期、城南一期分别服务2102户、450户居民,以及多所学校、企事业单位,室内温度能稳定到20℃。

俯瞰红原光伏区(红原县委宣传部供图)

红原县光照资源充足,开阔的地形地貌适宜建设光伏发电厂,加上距离成德绵“用电大户”相对较近的区位优势,让其坚定了重点开发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思路。

杨杨介绍,目前根据州级正在编制的光伏和风能规划,红原县光伏装机规模1508万千瓦,风能86万千瓦,规划抽水蓄能电站1座,位于刷经寺,装机120万千瓦。下一步,在符合相关建设标准的前提下,红原县拟调整基本草原增加装机规模,同时正在编制《阿坝州北部“风光储算”一体化示范基地规划》,争取被纳入四川省及国家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大基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未来,红原县将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让清洁能源红利惠及更多群众,让经济发展更有韧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