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党建引领“八步共治” 锦官驿街道大慈寺社区破解核心商圈治理难题

2025-10-30  14:38:44         稿件来源: 今日西南

在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商圈的黄金地段,锦官驿街道大慈寺社区面对商户密集、游客如织、人群多元的复杂治理场景,以党建引领创新推出“八步共治、四方联动、三级响应”治理模式,推动街区从“单一管理”走向“多元共治”,实现了治理效能与营商环境的双提升。

治理破题:从“管不了”到“管得好”

大慈寺社区地处成都核心商圈,0.4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了IFS、太古里等高端商业体、21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千年古刹大慈寺,是成都商业活力与文化底蕴交融的“城市客厅”。然而,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商居冲突等问题曾长期困扰着这里。

“传统行政手段已难以应对如此复杂的治理场景。”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必须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各方力量的‘主心骨’”,社区党委通过建强组织堡垒、搭建党建联盟、发挥党员示范、创新响应机制,构建起“党组织引领+多元力量协同”的治理新格局。

路径创新:“八步共治”让治理有章可循

围绕“怎么治”的问题,社区党委系统推出“八步共治”治理路径,即走访调研、公约制定、联盟组建、活动联动、监督评价、问题响应、慈善支撑、总结优化,八个步骤环环相扣,形成治理闭环。

社区党委牵头组织32名党员干部及网格员成立“分片包干小组”,用1个月时间完成辖区423家商户、28个院落的走访,梳理出“餐饮油烟污染”、“骑手无歇脚点”等27项治理问题清单;召开“社区+商户+居民+城管”四方协商会议8场,制定《街区诚信经营公约》,明确安全、卫生、噪音管控等7项核心条款;吸纳26名党员房东、苏宁易购等商圈企业加入党建联盟,设立党员责任岗;每月开展“街角茶话会”、成立多元监督小组、开展社区慈善等活动,累计解决“商户夜间卸货扰民”等问题12件,让商家、居民从“旁观者”变为“治理参与者”。

图:四方协商会议

机制落地:“三级响应”让治理有温度有力度

社区创新建立“情—理—法”三级响应机制,让治理既有力度也有温度。情感响应层面,党员牵头组织“商居联谊日”、“商户子女托管班”、“骑手暖心会”等活动,年内化解“商户促销噪音影响居民休息”、“骑手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等轻微纠纷30余件;理性协商层面,党员议事会召集多方共商,制定《街区游商疏导方案》等细则,在指定区域设置“临时经营点”,既保障游商生计,又维护街区秩序;法治兜底层面,对多次劝导仍违规的行为,由党员联络员对接城管依法处置,全年规范违规经营行为11起,既维护法规权威,又体现“柔性优先”。

“以前酒吧噪音让我们难以安睡,现在党员代表邀请我们和酒吧老板一起商量,安装了分贝检测仪,问题彻底解决了。”居民曾阿姨感慨道。

图:工作人员夜间进行噪音巡逻

治理实效:从“脏乱差”到“新图景”

党建引领治理的成果,写在街区的每个角落。数据显示,通过党员带头整治、商户主动参与,街区占道经营投诉量下降90%,油烟扰民问题解决率达100%。居民从“被动投诉者”变为“主动监督者”,120余名居民参与监督评价,发挥街区治理主体责任;商户从“被动整改者”变为“主动参与者”,32家商户加入党建联盟,主动承担街区环境维护责任。《街区诚信经营公约》推广后,商家合规经营率从75%提升至98%,2024年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5%。“在大慈寺社区经营,既安心又舒心”,一位商户负责人表示。

图:社区主动向居民告知商铺信息

锦官驿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慈寺社区的实践表明,党组织是“定盘星”,党员是“领头雁”,机制是“压舱石”,需求是“指南针”。“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治理创新,推动核心商圈治理从‘样板’走向‘常态’,为成都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贡献更多基层智慧。”

图:商居活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