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以来,广汉市精准发力、精巧施策,不断在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扶贫模式上作出探索和尝试,建立全民参与、多方联动、各方受益的新模式,让脱贫攻坚路越走越宽。
精准发力
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按照“大稳定、小调整”思路,作精细化调整,督促指导帮扶干部做好帮扶工作。截至8月,广汉全市共有6085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7691户贫困户。结合全省“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安排,广汉市组织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入户,协助落实农房改善、“扶贫保”、低保、医保、养老金、耕地地力补贴等政策,切实提升贫困户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方面,今年广汉市已安排60.2万元用于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完成了3个“四川扶贫”集体公益商标的申报认定,开展了219笔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格审查及补助工作,发放贴息31万元。
在围绕“三保障”提升脱贫质量方面,广汉市抓好义务教育有保障,落实贫困中职学生生活补助127名,落实12名贫困学生“雨露计划”申请;抓好医疗政策有保障,安排116.5万元用于16476名贫困户购买住院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等,降低贫困户经济负担;抓好住房安全有保障,安排558万元实施“五改三建”,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户居住环境。
创新“防贫保”
探索“精准扶贫”到“防止返贫”
今年以来,广汉市结合实际情况,着力建立防贫机制。“防贫保”旨在采用保险的办法防贫堵贫,控制贫困增量,探索从“精准扶贫”向“防止返贫”转变,从而落实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效。
据悉,该机制重点在“防”,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募集资金,并建立起持续补充资金机制,针对上述非贫低收入边缘人群提供保障。在群体中有人发生了较高致贫、返贫风险时,主动采取措施,适当进行“输血”,助其渡过难关,最大限度防止新的贫困发生。
通过“防贫保”这种创新举措,广汉市将有效解决新的因病、因学、因灾而导致的贫困发生,筑牢低收入人群贫困防线,从而控制住贫困增量。
开展全民扶贫公益活动
创新社会扶贫模式
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广汉市创新社会扶贫模式,开展全民扶贫公益活动,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同时,为倡议更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用真情编织爱的网络,广汉市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协调整合多方资源,动员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逐渐形成由点及面、示范带动,人人关注、人人参与扶贫公益活动的良好局面。
据悉,接下来该市将进一步强化攻坚意识,扛起攻坚责任,结合乡村振兴等政策,大力扶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增收脱贫项目,并在成功建立“防贫保”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多元化扶贫模式,推进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孔继红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童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