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考验、新机会,锦江区在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的双轨运行状态下,牢牢依托既有产业特点和基础,强化新机会产业引进,出台《积极应对疫情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十条措施》。

围绕“1+1+3”产业定位,以产业功能区为主阵地,用好用活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突出招大引强,突出引育结合,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实效。

一、险中育新,危中寻机,优化调整招商地图

一是着力围绕“新零售”开展招商。充分利用我区作为商贸繁华区的场景优势,大力推介和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等新零售方案提供商和人工智能产品提供商,与传统 商贸流通企业和商业街区充分合作,支持开展线上购物,打造“云上春熙”品牌,推动春熙路时尚活力区转型提升。

二是着力围绕“新文创”开展招商。围绕需求端的变化,聚焦智慧媒体、网红经济、在线教育、在线阅读等细分领域,大力培育和引进远程网络教育、远程办公、虚拟社交、线上娱乐、互联网影视、新媒体视听、游戏动漫、电子竞技等文创知名企业,大力发展“宅消费”经济。

三是着力围绕“新金融”开展招商。持续开展与区域内重点金融机构的深度对接,争取更多关联板块落地。围绕银证保生态链构建涉及的借贷、支付、资管、征信、反欺诈、保险经纪、保险公估、保险代理、保险科技等重点企业进行招商引资。

四是着力围绕“新经济”开展招商。加强与区内科研院所、高校、重点企业的合作,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在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应用,集中引进一批人工智能、视觉技术、语音识别、自主无人系统等领域具有引领性或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企业。

五是着力围绕“大健康”开展招商。依托华西、锦欣、生研所等医药医疗资源,鼓励企业加大研发与成果孵化投入,促进海尔医疗等知名企业加大投资,促进西藏药业诺迪康等项目转型升级,提升医疗能级;创新医疗在5G场景下的应用,积极引进远程医疗、智慧康养、运动健身和健康管理企业,做强大健康产业链。

今年2月以来,通过电话、微信、QQ、视频等方式广泛联系对接企业106家,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加速意向性项目落地。1-2月,全区新注册法人企业1287家,其中:港中旅西南总部、香港传媒四川总部、杭州思美传媒西南总部、睿智大数据、启迪数华等近10家高能级项目注册落地。

图片1.png

(图片说明:四川港渝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落地锦江区并启动人才招募)

图片2.png

(图片说明:四川港渝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落地锦江区并启动人才招募)

二、夯实基础,强化营销,创新拓展招商模式

积极推进“不见面招商”,加快布局招商网络体系,深入开展项目策划营销,组织开展“云洽谈”活动20余次,与双马水泥、义橙科技、航铁集团等40余家企业进行了在线洽谈,签订投资合作协议7家,与近10家外资机构建立了联合招商合作意向。

图片3.png

(图片说明:区委副书记罗蓉同志与企业进行“云洽谈”)

图片4.png

(图片说明:区政府副区长朱波同志与企业进行“云洽谈”)

图片5.png

(图片说明:区政府副区长文华同志与企业进行“云洽谈”)

图片6.png

(图片说明:3月13日,成都瑞智国创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落地锦江区)

三、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突出加强服务保障

深化新经济应用场景供给,强化重点企业和外资企业跟踪服务。发布应用场景城市“机会清单”与”供给清单”,增强产业发展协同性。

图片7.png

图片8.png

图片9.png